文墨英雄出少年
承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总监孟江波同志的邀请,为吴昊旻写的《晨曦逐梦》一书写篇推荐文字。我很高兴接受这个任务,一则平时就很爱读记者写的东西,二则该书是90后吴昊旻这个小记者的作品集。我想,其中必定别有一番风格和特点。
看完书稿,果然如此。细细琢磨,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少年有成。90后的吴昊旻现在是天津市耀华中学的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并已成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这一点让人们赞叹。特别是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从初中一年级就成为全国“两会”的小记者参与采访,这更令人敬佩。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成绩,确实少见。这表明了吴昊旻对记者工作的挚爱之情和她刻苦学习、不断拼搏的精神。想知道文墨英雄出少年
其次,能驾御多种写作体裁。书稿中共有六辑,即新闻报道、小说诗歌、纪实随笔、评论感悟、杂文闲语和编辑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吴昊旻已能驾御多种写作体裁,并作品迭出。一般说来,作为记者,消息、通讯、特写等是必须掌握的写作体裁,也是“常用的武器”,这些吴昊旻已掌握、运用得不错。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写评论和杂文,这是令人刮目相看的。长期以来,在新闻单位有不少人总把写评论和杂文视为畏途,觉得“那是评论部的事儿”,不仅平时自己不写、不练,遇到任务也躲着走。而吴昊旻的作为,给人以启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要掌握写作的各种体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文字流畅。细读书中的各类篇章,一个明显的感觉油然而生,那就是吴昊旻的文字颇为流畅,读起来让人感到很舒服、有质感。作为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能达到这样的文字水平,确实不容易。大家知道,文字锤炼非一时之功,不下一番苦功夫,不坚持反复写、反复改,那是练不出来的。很显然,吴昊旻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令人赞赏。
总之,吴昊旻写的《晨曦逐梦》一书,是一本好书。这本书值得年轻人读,也值得中年人读,人们从中得到的收获和启发将是极大的。
自古英雄出少年,信哉斯言。 (作者系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阅评员 刘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