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要改政府 资源配置不能“杀富济贫”
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赵敬菡)“公立医院改革就是要改政府。”日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认为,国家必须改革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医疗均衡不能“杀富济贫”。
图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
公立医院改革是要改政府
“为什么说公立医院改革是硬骨头?那是因为,公立医院改革其实是要改政府。改别人容易,改自己最难。”孙东东说:“本身医院没有问题。需要改革的,是政府对医院的管理体制,包括人财物。”
人,人事僵化。医院没有人事自主权。孙东东举例说,现在县级医院招人,自己没有权利,得县人事局给他招。“医院提出来想招30个人,县里面砍成20个。组织考试招人,结果很多是医院想要的没招到,不想要的倒是招进来了。甚至还有提拔个护士长,都要按照考察干部的办法,县人事局公示、考核,管得太死了。”
财,补偿不足。据孙东东了解,目前政府拨款平均不到医院收入的8%,三甲医院不到3%,还有相当一批医院,政府不但不给钱还拿钱。“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我们国家一样,政府举办的公立机构,政府不出钱。”
物,产权改革迟滞。孙东东认为,可以吸取国有企业改革的教训,保小放大。“放大医院,保小医院,县以下的医院政府要管,不能让市场运作。它们承担老百姓的基本医疗,如果让它市场运作,它为了生存开大方、过度检查、过度,很难控制。大型三甲医院,把它放在社会当中去市场运作,一点问题没有。将来最好能成立一些医疗产业集团,比如说北大集团、协和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用市场化去运作。”
同时,孙东东提醒,公立医院的人财物必须改革,但制度必须设计好。“比如前一阶段,乡镇医院只能卖基本药物,零差价,结果人员没有积极性了。反正政府管我工资了,我就这么对付着算了。这就是政策导向的问题。再比如,规定医保门诊的多少钱以上才可以报销,住院可以多报。结果就造成了大量的住院病人本不该住院的去住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