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正文

武安:大病不出县 小医院解决“大”问题

邱笑尘 2014-08-26 08:02

北京8月18日电 (赵敬菡、王增海)一家县级医院,年门诊量30万人次,门诊手术1.37万例,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达99.74%,这样一组数字,甚至与某些市级医院的硬指标不差上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可谓小医院解决了“大”问题。这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到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调查。

用人选贤

看现在不看过去

ICU科主任房志栋今年31岁,是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最年轻的科室主任。这位80后的成长见证了该院选贤用人的原则:看现在不看过去。2012年,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筹建ICU(重症监护病房),全院公开招聘科主任,房志栋与其他几位高年资的医生一起参加竞聘。最终,由于在急危重症方面专业性强、理论知识扎实,并且有着若干例成功的抢救经验,房志栋成为该院第一名初级职称的科室主任。

“抢救经验,业务水平,理论知识,我们全都考察。”回忆起竞聘的经历,房志栋认为,更多的是“以能力取胜”。

据了解,作为一名县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房志栋曾完成了多例高难度的抢救任务。该院首例心脏停跳后1小时的复苏就是由他完成的。此外,他还引进了血流动力学、血液净化等新项目,可以帮助救治多脏器衰竭、重症感染等危重病人。

目前,ICU病房内设病床12张,病床使用率达到70%。

同样感受到选贤用人公平公开的还有骨一科护士长赵晓敏。2013年4月,赵晓敏看到医院通知,全院公开招聘骨一科护士长。在骨科了10年赵晓敏凭着专业优势,通过层层考核,以最高分竞聘成功,成为骨一科的护士长。

“大家的分数都是公开的,你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专长、笔试成绩,包括后面的演讲分数,都是公开的,大家公平竞争。比如我外出进修比较多,在骨科方面的经验也丰富,这就是加分项。”赵晓敏说,这样的制度让竞争者心里都很敞亮,年轻的新人也有奔头,工作积极性更强了。

看现在不看过去,看干的不看说的,看工作不看关系,看永久不看暂时,这是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郝保乾提出的“四看四不看”的用人导向。实施证明,这样以“人才是立院之本”的思想,的确助力了医院的大发展。

谈起医院的用人制度,房志栋感触颇多,“人人都是追求上进的,尤其是年轻人,医院给了我平台,我就愿意扎扎实实在这里干。至少不会考虑跳槽了。”

图为ICU护士精心呵护患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