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专利和商标审查“十四五”规划 全面深入开展国际合作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日通过官网发布的《专利和商标审查“十四五”规划》提出,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将全面深入开展审查审理业务国际合作,发展目标也包括审查业务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专利和商标如何全面深入开展审查审理业务国际合作?该规划明确三方面具体内容:
——继续深度参与审查领域国际合作。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美欧日韩等多边框架下合作,以及与欧洲专利局和欧盟知识产权局,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的双边审查业务深入交流与合作。加强审查业务内外联动,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审查业务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度参与多层次审查业务规则磋商,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国际审查规则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查业务交流合作,推动审查成果的共享和利用。推动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相关工作。
——拓宽审查领域对外交流广度深度。提升中国专利检索和审查结果的国际认可度。继续深化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专利审查质量管理国际交流。强化专利信息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数据交换与分享。积极开展海外专利和商标申请宣传与培训,引导中国企业海外专利和商标布局。
——加强对国际专利审查业务发展动态的追踪。开展世界主要专利审查机构审查政策和业务动态的追踪研究,对标世界一流审查机构,科学借鉴有益经验,助力审查提质增效。
《专利和商标审查“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专利和商标审查工作要更加快速有效地回应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需求,有效发挥对申请数量理性增长的引导作用,更加突出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申请数量理性增长,申请质量持续向好;审查质量稳步提升,审查效率不断提高;审查服务更加优化,基础保障不断夯实;审查业务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其中,在审查业务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方面,中国参与国际专利和商标审查规则制定的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球专利和商标审查体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审查合作,促进专利检索报告和审查结果等在世界其他审查机构共享和利用。
据了解,《专利和商标审查“十四五”规划》共设置七方面主要任务,另六项任务分别是持续完善审查制度、稳步提升审查质量、继续提高审查效率、协同推进申请质量提升、提升审查组织机构运行效能、深化审查“放管服”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