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正文

新形势、新挑战、新举措:多方共议国际反恐三“新”

2021-12-23 21:06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谢雁冰 黄钰钦)以“反恐新形势、新威胁、新挑战和共同应对新举措”为主题的第二届反恐国际研讨会22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与会各方认为,国际恐怖活动进入新一轮回潮期,恐怖势力滥用网络和新兴技术问题日益突出,倡议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携手打击恐怖主义。

  当前全球反恐形势经历大变局,与会各国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发展,技术获取门槛降低,恐怖势力滥用技术问题突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难度增加。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发展使恐怖组织在招募人员、传播极端思想、跨地域调动资源等方面更具便利性和隐蔽性。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大使衔顾问阿拉比·拉特勒什指出,恐怖组织开始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散布极端思想,同时和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相结合,构成新型恐怖组织运转网络。

  除了关注技术发展给国际反恐带来的新挑战,滋生恐怖主义土壤所产生的新变化同样成为与会各方讨论焦点。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荣鹰表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进展放缓、社会矛盾激化,部分国家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给恐怖主义蔓延营造了空间。加之,一些西方国家为打压遏制新兴国家,奉行“双重标准”,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以“反恐”为借口实施制裁,颠覆别国政权,干扰国际反恐进程。

  阿联酋联邦国民议会国防、内政和外交委员会主席,国际反暴力极端主义示范中心主席阿里·努伊米强调,个别国家将反恐“政治化”“工具化”,利用恐怖组织谋求地缘私利,严重干扰国际反恐合作,“一定会遭到反噬”。

  面对反恐的新形势、新挑战,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应对?研讨会上,多名与会者认为,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摒弃“双重标准”,坚持标本兼治。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在研讨会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携手打击恐怖主义。一是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二是突出联合国中心作用,三是强化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四是坚持标本兼治原则,五是遏制恐怖主义新威胁新思潮。

  阿里·努伊米指出,在反恐问题上必须摒弃“双重标准”,绝不能将其“政治化”“工具化”。国际社会应秉承开放平等包容的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尊重各国价值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价值观,制定共同战略,推进全球反恐事业发展。“恐怖主义不分国界,反恐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任务,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在反恐的标本兼治方面,荣鹰认为,特别要关注发展问题。由于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影响,世界面临的发展问题十分突出。中国国家反恐办二级巡视员高飞指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最大限度消除激发极端主义的因素。“贫困和歧视会加剧恐怖主义滋生,应将解决贫困问题作为全球反恐工作的重点。”非洲联盟反恐研究中心代主任伊德里斯·拉拉利说。

  法国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弗朗索瓦·于格从话语体系建设角度出发,指出要了解恐怖主义的逻辑理念,了解其解释自身行为的一系列话语,从而更好建立反恐话语体系。(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