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板块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我有了第二故乡!|水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邱洪兴

环球金融网 2020-11-17 16:23

我叫邱洪兴,是水城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这些年来,一直以“老乡”的身份,见证了一块块土地由贫穷走向富裕。  2018年3月,我有幸成为水城县都格镇垭口村一名驻村工作人员。至今,还清楚记得垭口村的情景,那时我还是一个从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的“新手”。  垭口村村民分散居住在几个不同的山头,对于我这个不熟悉地形的“新手”来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是非常困难的。   但我没有失去信心,想起了那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驻村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当时,看似“18岁”的我,村民们总是把我当“娃娃”看,对我的到来都表示怀疑。  “哎,又来个镀金的了,我们跟你聊了也没用。”  “跟你说了你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来了这么多扶贫干部都不行,你一个小孩子就能行?别在这耽误时间了,赶紧回城里过你的好日子吧!”  ……  听到村民们这么说,我感觉到很窝火,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街串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   第三天,我找到了一同前往的民政局同事向他们请教,他们给我说:“正常,他们不愿意与你深聊,你也要理解他们。这里是个熟人社会,老百姓们跟你熟了,自然就接纳你了,你要发挥你现有的所长,让他们另眼相看……”

那天晚上,我一夜未睡。如何才能跟老百姓熟起来?  从那以后,我就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回家”,脱下外套帮“家人”搬玉米、扫院子;“家人”不让我回家我就撒娇;“家人”不在家我就去田里,和他们一起挖地、种地,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时间久了见得我多了,开始慢慢地接受我,“你这个娃娃还真是难‘缠’啊!”不少村民跟我开玩笑说。  经过近1月的摸底,我基本掌握了垭口村个“家”的基本情况,垭口村共有1348户5208人,因学致贫和因残、因病致贫占比最高。  除了走访垭口村的贫困户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走访了村内党员、退休村干和有威望的村民。还教他们玩微信,建了微信群,以便于工作沟通。   为了实现“帮扶措施”精准,我做好跟踪帮扶工作,同时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巩固脱贫成效;对于未脱贫户则是因户施策,杜绝虚假和“数字”脱贫。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结合自身实际,爬溶洞、涉山涧、跃险峰,用镜头记录一个个生动扶贫、脱贫故事,在我建成的垭口村微信公众平台上传播。  扶贫,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把垭口村当成我的“第二故乡”,这里让我阅历增加、年龄增长,也让我对这份职业的自信与自豪与日俱增。  在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机,我和我的同事们必将一如既往、竭尽所能,守望新闻扶贫的根据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