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每年减贫逾1300万 未来将着力攻坚深度贫困地区
10月10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攻坚进展。刘永富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前四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64万人,年均1391万人,今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五年平均下来,每年减贫人数在1300万人以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绩。” 刘永富说。
数据显示,自1986年开展大规模扶贫以来,到2000年十几年的时间里,每年平均减少贫困人口639万人。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里,每年减少673万人。
不过,刘永富也指出,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困难就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因病致贫的问题十分突出,解决这些地区和群体的贫困问题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据了解,中央目前已经专门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且出台了支持文件。首先,中央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支持重点,加大资金政策和工作投入力度。二是中央各个部门将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大支持力度,包括交通部门要修路,水利部门要解决饮水,相关部门要指导产业发展,做好易地搬迁等具体工作。三是省负总责解决辖区内深度贫困问题。
提及脱贫的进度和质量问题, 刘永富指出,总的来说,要实事求是。“急躁症”肯定不行,“拖延病”肯定也不行,要有一个合理的、有序的时序。最根本的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能不能脱贫的问题上,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有条件的快一些,条件差的慢一些,但是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来对付,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付是过不了这一关的。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国霞指出,在目前剩余的贫困人口中,家庭成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在上升,从2年前的42%上升到现在的44%,这将成为下一步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务院扶贫办和卫计委等部门在联合开展健康扶贫工程,从基本制度层面建立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制度,同时补充一些商业保险,解决基本问题。现在,各省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目前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