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热点正文

逆回购利率又飞了:为什么涨?每逢佳节价倍高!

未知 2017-09-28 09:38
 冲破8%,剑指9%,年化收益较“宝宝们”接近翻了一番,双节前,国债逆回购又来送福利了!

  如果你还是担心海外市场有变,拿不准持券还是持现;如果你嫌货币基金收益太低,但又不希望资金被占用太久,国债逆回购或许能对上你的胃口。

  不知道如何操作?木有问题!本号文章《从初级到进阶,关于交易所回购,你需要知道的全部!》会告诉你。

  话说,季末财政投放已在路上,利率冲高已经进入后半程,错过这村怕就没这店了。所以,赶紧上车!

  · 逆回购利率又飞了! ·
  历史反复证明,季末、长假前,正是做逆回购的大好机会。这一回也不例外。

  9月底,季末+国庆中秋双节,双重“加持”下,资金市场例行的紧张又来了,目测资金利率已按耐不住,开始飞了。

  27日早间,交易所市场债券回购利率继续飙高,截至收盘,沪深交易所7天(含)以内各期限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线升破6%。其中,隔夜回购利率盘中最高涨至9%。



  9月27日上交所国债质押式回购收盘数据

  9月27日深交所债券质押式回购收盘数据
  9%是个什么概念?
  9月27日,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9240%,市面上收益率较高的货币基金大概在4.5%左右。相比之下,国债逆回购的收益率足足高了一倍。

  安全性方面,逆回购因有融资方出质债券,且有清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几乎没有风险。

  · 为什么涨?每逢佳节价倍高! · 
  由于受到监管考核、节假日因素的影响,我国流动性变化的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一般在月末、季末时点上,流动性易发紧张,回购利率往往较高,尤其是在季末年末又恰逢节假日的时候,回购利率经常大幅走高。

  9月底,就是这样的时点。流动性既受到季末监管考核的影响,又面临长假前居民取现的压力,何况这还是个“千载难逢”的8天长假。

  不难看到,近几日,无论是回购利率还是拆借利率,无论是银行间还是交易所,资金价格都在涨。

  回购市场波动加大,是融资方最痛苦的时候,却是融券方(逆回购方)可以借机涨价的好时候!

  还会不会涨? ·
  其实,这个问题,最好去问央行!

  自从外汇占款断了流,基础货币全指望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加上当前金融机构余钱都不多(超储率处在历史低位),央行对资金面的掌控程度已然登峰造极。

  但是,央妈很高冷,你想问,她不一定说。没关系,一切尽在不言中,行动就是最好的发声。

  我们来看看9月27日上午,央行公开市场交易公告是怎么说的。


  央妈说,今天不放钱!

  不光不放钱,还要收钱。存量逆回购到期形成净回笼,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连续三天净回笼流动性。

  什么情况?央妈是觉得利率涨得还不够?

  恰恰相反,央妈可能是觉得利率已经快要到顶了。

  季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给予央行继续实施流动性净回笼的底气。

  季末财政支出力度往往较大,会形成流动性供应。过去三年,9月财政存款均下降超过3000亿元,而由于7月份财政存款增长超过1万亿,或促使随后几个月财政库款加快释放,8月份财政投放就比去年要高。

  目测,财政投放已在路上,银行得到“补水”,至少核心的存款类机构之间的回购利率会稳下来,资金面继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其实,最近几日,资金面较紧,更多还是结构性的。有交易员称,在财政支出的助力下,银行机构压力不算明显,但对券商等非银机构来说,平头寸并不容易,且价格高企。

  受季末MPA等考核影响,银行向非银机构融出资金意愿下降,券商等非银机构融资难度增加,在边际上推高资金利率。而由于在银行间市场融资困难,非银机构纷纷转战交易所市场,因此导致交易所回购利率大幅走高。

  最近,交易所回购利率明显要高于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


  9月27日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存款类机构)交易行情
  但随着季末临近,且财政投放增多,银行在得到补水后,往外拆出资金的量也会逐渐上来,因此,回购利率上涨动力将会趋弱。

  由此来看,回购利率的阶段性高点可能就要出现了,如果资金比较宽裕,短期有无其他安排,不妨趁着高价做点稍长期限的逆回购交易。毕竟节后,流动性出现一定改善还是有较大概率的。

  就眼下而言,如果你对持股过节没有很大把握,择机开展跨节回购交易是最合适的做法,期限上可选4天到14天。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规定,债券回购交易申报数量为100手(即10万元)或其整数倍,单笔申报最大数量应当不超过10万手;深交所则规定申报数量为10张(即1000元)或其整数倍,单笔申报最大数量应当不超过100万张。

  也就是说,同样是做融券回购交易(逆回购),深交所的门槛要比上交所低得多,但上交所回购利率往往高于深交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