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热点正文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5个基点 连续十一天上调

未知 2017-09-11 10:56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9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5个基点,报6.4997,连升11日。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5032,16:30收盘价报6.4617,23:30夜盘收报6.4890。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5个基点 连续十一天上调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9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4997元,1欧元兑人民币7.7780元,100日元兑人民币5.9733元,1港元兑人民币0.83182元,1英镑兑人民币8.5358元,1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5.2101元,1新西兰元兑人民币4.6868元,1新加坡元兑人民币4.8209元,1瑞士法郎兑人民币6.8297元,1加拿大元兑人民币5.3274元,人民币1元兑0.6487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兑8.8570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兑1.995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兑174.19韩元,人民币1元兑0.5675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兑0.57954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兑39.414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兑0.54569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兑0.9569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兑1.227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兑1.1976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兑0.52718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兑2.7394墨西哥比索。

延伸 · 推荐

人民币对美元暴力拉升背后:已至高点 爬升有难度

美元汇率今年初以来转为走弱并非因为美国经济下行。美国第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统计初报数字为3%,位居各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首,也高于其第1季度水平。导致美元汇率走软的重要国内因素有:首先,2016年最后两个月中的美元“暴涨”是过度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行情并不支持美元的后续走高;其次,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在国内政治进程中受到相当大的牵制,美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并不会如早先市场所预料的那样快速显著扩大,因而也不会刺激国债收益率继续升高;复次,美联储的加息进程虽然已经开启,但其步伐和力度小于许多“鹰牌”人士的预料和期待。由于这些因素,美元在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市场上近期表现不断走弱。

展望未来,应该看到,国内利率行情不可能持续走高,因为这会引起对实体经济的一系列不利效应。“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取向和加强监管的应急措施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从较长远的角度看,这类政策举动都会逐渐趋于平和和“中性”。

在国外,尽管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不大可能显著扩大,特朗普总统的减税政策也需要时间通过国会立法并付诸实践,但美联储的升息进程会进行下去。美元持续几个月的显著贬值也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胀效应,而这多少会促使美联储稍稍加快升息的步伐。因此,市场对美元汇率的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出现一定的转变很有可能。

因此,理论上看,当前人民币兑美元价就是人民币汇率的近期高点。这个高点将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继续爬升则有新的难度。

管清友:误判人民币走势导致部分企业亏损数亿

由于对人民币走势判断错误,今年以来不少企业遭受巨额财务损失。

“年中以来,找我们咨询汇率走势的企业特别多,”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介绍,“有做电器、地毯、纺织等各种出口型企业”。究其原因,不少企业在去年年末判断今年人民币继续贬值,根据这一预期,企业做出了与今年人民币走势相悖的财务安排。

管清友介绍,年中和年末是企业半年期和一年期套保合约到期、制定新套保合约的时候。在年初做半年套保合约且看空人民币的企业,其损失已反映在了企业的半年报业绩中。

“来咨询的企业,有的因为看贬人民币损失了几千万,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拉低了利润增速4个百分点,亏损数亿的企业也有”,管清友说。此外,年底一年期套保到期时,还将有一波企业遭受重创。

管清友认为,央行选择在5月末这一时点推出人民币中间价定价“逆周期因子”调节机制,是央行要赶在企业进行下半年套保合约定价之前强力引导预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