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传承 继往开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史》编纂问世
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发动、编写、集成等工作,11月,记录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历史的《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史》(以下简称“行史”)正式编纂问世了。
2014年6月,在常州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60周年,五行合并组建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五周年之际,该行成立了由董事长陆向阳亲自挂帅的行史编纂委员会,正式启动了“行史”编纂工作。委员会下设编纂办公室,由该行总行首席风险官许春培任主任,负责统筹资料搜集整理、志稿撰写等环节的日常督查落实。
该部行史自1951年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建立起,下讫2014年底止,记述了组建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的武进农村商业银行、溧阳农村合作银行、常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常州市新北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坛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及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五年来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真实、客观、系统地记述常州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支持地方经济、履行社会责任和自身改革发展历程的农信机构的编年史。
历经60年的风雨,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撤并频繁,资料散失严重,本次编纂工作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性的思维,对“行史”资料的征集做了很多抢救性工作。自编纂工作启动以来,编纂委员会先后组织了多次会议,对资料收集、全书的体例、写作风格、总序框架、起止时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
本次编史是一项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对企业负责极具意义的重大举措,既符合企业史的规范性,又体现了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行史”坚持述而不论,使用序、记、史、简介、图、照料、表、录多种体裁,按历史顺序分成七大条目:初创时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1951-1957)、曲折发展中的农村信用合作社(1958-1978)、新时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1979-1995)、与农行脱钩后独立运行时期的信用合作社(1966-1999)、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后的信用合作社(2000-2009)、江南农村商业银行(2009-2014)以及人物简介,并视情况分若干个和支目,力求做到文约事丰和一定可读性,充分发挥了其存史、教化、窗口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史为鉴勿忘昨天发展历程。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农信社的发展也经历过曲折的过程,通过编纂“行史”,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地发展。“行史”全面、系统、真实、客观地记载了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及前身各个时期的改革和发展状况,汇聚了农信人60年的实践和经验,充分展示了一代代农信干部员工立足本职、心系百姓、不离不弃、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光荣历程,并为该行下一步深化改革和经营管理提供了发展规律的科学依据。
以史为鉴担当今天光荣使命。认真总结银行的发展史,更好地发挥行史的鉴今、育人作用,是新形势下提升银行管理和深化改革转型的迫切需要。“行史”是对该行职工,特别是新进员工进行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的第一手教育素材,能够帮助新员工较快地掌握整个企业情况,熟悉本职岗位业务原理,进一步提高业务知识文化水平,从而实施更准确的领导、管理和创新。
以史为鉴不负明天江南梦想。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自成立伊始,就把“打造中国农村商业银行一流品牌”作为企业愿景,其本质内涵就是要致力于建设制度先进、经营稳健、服务一流的有特色的农村商业银行,力争做服务最好的银行,对社会负责任的银行,城乡人民满意的一流银行。该部行史的问世,将激励着全行员工凝聚起“江南力量”,发扬“江南精神”,为实现“江南梦”而努力拼搏,奋勇前行。
“编史为用、服务发展”是行史编纂工作的目的。通过编史,旨在让全行员工全面准确地了解发展历程,切实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江南人的凝聚力、创造力,从而促进银行各项业务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