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银行“滴灌”小微企业成长
放手贷小微 共创新蓝海
“我们公司前年9月刚成立,在一无销售产出、二无房产抵押的情况下,天津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在调研我们的项目和后期发展前景后,20来天贷款就放下来了,这是我们得到的第一笔融资,天津银行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金融服务。”天津汇川众联科技董事长杨连池高兴地说。这家处于市场开拓期的酒店网络预订系统平台运营企业,签约酒店只有10几家,市场推广资金瓶颈限制了企业的成长,但因轻资产、无产出,向多家银行申请贷款无果。天津银行做实“一助两促”活动,向企业伸出橄榄枝,在得到天津银行的首笔“解渴”资金后,企业得以顺利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目前已经签约了近200家酒店,包括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成都、重庆等地,已初现经营成效。今年以来,天津银行积极落实中小微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着力营造“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的浓厚氛围,营销下沉、服务上门,为一批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上半年,累计向天津地区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578亿元,其中首笔贷款252亿元,信用贷款137亿元。同时,通过专项资管计划、信托受益权等渠道为中小微企业新增投放近百亿元。
以共同发展为主线,建立金融多元化服务模式。天津银行牢固树立“双向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将落实好风险补偿机制,全力支持本市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自身转型的重要抓手,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发力,带动全行业务逆势增长。截至6月末,天津银行在天津地区存款增长237亿元,其中有近四成来源于中小微企业的贡献。同时,天津银行也非常注重深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从信贷业务入手,围绕企业个性化需求,积极通过贸易融资、国际结算、财务顾问、公司理财、直接融资等多种手段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以创新融资为基础,全面拓展金融业务渠道。在做好传统贷款的同时,天津银行不断创新融资方式,通过信贷资产流转,盘活存量,将表内35亿元贷款转让,腾出的规模全部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既保持了对企业融资支持不减量,不减速,也节省了信贷规模,调整了业务结构;通过第一期资产证券化,腾出信贷规模16.82亿元,也将全部用于中小微企业融资。同时,还通过银信、银证合作,以专项资管计划等方式,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百亿元。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着力提升本土银行服务能力。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依托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机制的优势,天津银行主动对接,提早作为。已与本市“1+11”的功能承接平台建立了常态化的信息沟通机制,将营销前移,服务前移,使企业从一进津就感受到本土银行的主动热情和实实在在的服务。天津银行先后与清华控股、中关村担保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运用股权、债权等多种融资手段,为入驻东丽区清华慧谷科技园的中小企业设计了一揽子融资方案。与北京铁路局、百度、京东商城等驻京单位积极探索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合作。作为主发起行,联合环渤海地区50余家中小银行成立同业合作联盟,通过业务、资金、信息、项目共享,促进环渤海一体化发展,实现资金互联互通。
以优化运营机制为导向,积极打造银行特色品牌。上半年,为不断完善运营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天津银行积极尝试了一系列新举措。如,建立服务主办行制度,明确了责任和任务,制定了奖罚措施;组建起专门的审批团队,简化审批流程,建立贷后定期评估制度;为消除一线人员后顾之忧,出台了尽职免责实施办法。在贷款条件把握上,天津把中小微企业纳税额、用电量等简单有效的数据,纳入贷款决策依据,为没有抵押物的企业快速融资创造条件,彰显了企业亮点,打造了行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