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正文

海韵集团陈宪清浅析当前高职教育问题

未知 2015-10-08 15:49
     海韵集团董事长陈宪清表示,当前越来越严重的高职教育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技术型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是时候解决高职教育问题了。
      谈到高职教育问题,陈宪清说,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基本的自我认识,痴迷于专升本,还有一些高职教育对教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学历崇拜”,这些都令人无限唏嘘。陈宪清强调,高职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大多数高职生是因为考不上本科才选择了高职,他们希望学到实用的技术,而不是高深的理论。而很多高职学校一方面是不让学生掌握高深的学问决不罢休,一方面是对课堂里的昏睡一片又熟视无睹……
      陈宪清提出,要想培养高技能水平的高职生,必须有优秀的高职教师。但在中国的高职院校中,具备教师、工程师和高级熟练工人三种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的优秀教师非常匮乏。
      同时陈宪清表示,高职院校追求“高”也有“不得已”的因素,那就是和中职拉开差距,以此构建自身的身份认同。中职与高职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专业名称一样,连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基本相同,教学内容也大量重复交叉,以至于高职教师无法完成对来自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
      此外,陈宪清指出,适龄人口减少导致的“生源荒”已经蔓延至高职。曾有媒体报道,高职学校招生已近乎赤裸裸的生源买卖,一个学生的“行情”大都在2000元左右。陈宪清表示,如果一所高职能做到“专升本”或者“本科化”,在学历崇拜依旧严重的中国,必然会有更多的学生报考,有了生源,学校的生存也就更有保证。
      虽然每个高职院校都在喊校企合作,但陈宪清指出,很多高职学校的实习都是安排在第三年,实习公司和学生专业的相关性联系也不紧密。在陈宪清看来,中国的企业对校企合作不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提供场地和设备培训,本应该是主角,但在当前的合作中,他们连对等的合作地位都没有。。陈宪清说,在当代社会中,人才的流动是很难阻挡,“花钱培养的人才跑了,是对培养方的致命打击。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培训企业做,挑选毕业生企业优先,即使没留住,企业尚可承受,非如此这盘棋才能做活”。
      说起职业教育不昌,陈宪清表示,很多高职研究者都归咎于社会大环境,而忽略了职业教育本身的问题。陈宪清指出,不能给人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不仅误人子弟,更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