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正文

帮友贷:P2P平台"上市"的真实表达是啥

未知 2015-09-28 17:30

2015年将是P2P平台发展的关键一年,中央政府不断对互联网行业示好。除此之外,也有消息称A股可能取消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性要求。一连串的利好消息无疑会强力助推P2P企业的上市计划。

然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什么要蜂拥上市,企业如何跨越重重上市门槛,政府又会否给予P2P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上市更大的政策支持?在帮友贷看来还有很多不明朗的因素

目前中国P2P行业中大家热炒的IPO趋势实质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企业的IPO诉求理应是希望通过上市来获得融资以扩大规模,但P2P平台上市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此。

帮友贷:P2P平台提出IPO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信任

当下中国P2P行业可以运用的增信手段并不多。与担保公司合作,与保险公司合作,与银行合作启用风险备付金,以上三种是P2P平台所能运用的全部增信手段,也是已经被业内“用烂”的方式。在竞争如此胶着情况下谁可以在用户和投资人处获得更多的信任成为关乎平台生死存亡的大事。IPO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取信于用户、取信于投资者的最好方式。就目前IPO的门槛来看还是相对严格的,且不论是否可以成功上市,抛出IPO计划就会给公众带来一种可信任感,这份信任感所带来的收益从目前来看远远比上市更大。

帮友贷:P2P平台IPO策略的第二目的在于眼球经济效益

虽然P2P市场相对广阔但终究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市场里拿到更多的份额,信用背书是一方面,高曝光率则是另一方面。提出IPO计划则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媒体主动找上门来的机会。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P2P平台成功上市,业界也一直都在猜测谁会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IPO。中国P2P平台是否真的有心上市还未可知,但想要通过提出IPO计划来吸引眼球,提高曝光率获得更多用户,这个心思可谓众人皆知。

其实, 就互联网行业来看,公司上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阿里巴巴已经在美国上市很久。但在上市光环的背后,阿里巴巴为何要远赴美国,也引发了众多关注与讨论。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之一:同股同权。阿里巴巴是中国当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一个缩影。在企业的草创阶段都是由少数懂技术,懂行业的合伙人主导企业的经营方向。在经历了几轮融资之后,合伙人的股权被稀释,但权力并没有被分化,从而形成了同股不同权的情况。

股权结构问题之外,上市的盈利性要求也是一个难题。 “做小微,做大数”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但在规模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大数的作用将无法体现。规模的扩大需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企业希望借助证券市场来完成融资以扩大规模从而盈利。但证券市场要求企业先具有盈利能力才能融资,如此便形成了不可解的悖论。

    扫一扫,与帮友贷一起坐看P2P网贷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帮友贷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bangyoudai或帮友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