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雷院士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参加10月中国纳博会

中国纳博会主报告,每年都是大腕云集。2014年主报告的演讲嘉宾是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部董事会首席科学家阿曼达·巴纳德(Amanda Barnard)、中国国家“863”纳米材料与器件主题专家组组长陈建峰、法国微纳米科技城技术转移部主任Jean-Charles Guibert、德国拜耳材料科学集团物理与可持续部负责人Peter Krueger和伊朗纳米科技振兴委员会主席Saeed Sarkar。那么今年中国纳博会吸引了那些顶级科学家和行业领袖呢?
近日,从中国纳博会组委会获悉,第六届中国纳博会将于2015年10月28-30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本届大会主报告嘉宾正式确定,来自中国的江雷院士、加拿大的塞恩院士、美国的鲍哲南教授和德国的马斯科思院长等国际顶级科学家将报告纳米仿生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电子印刷技术和纳米粒子等领域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
江雷是国际著名纳米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曾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等奖励。
摩西尼•塞恩(Mohini Sain),国际著名生物纤维纳米复合材料专家、英国皇家化学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多伦多大学生物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加工中心主任、多伦多大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专业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在过去六年中,他的27项研究成果得到转化。本届大会期间,他的演讲主题为“OLED纳米科技的变革时代”。
鲍哲南是国际著名聚合物材料化学女科学家,1970年生于南京,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自2000年至今的十几年间,先后获得美国化学学会团队创新奖等共计38个荣誉和奖项。2010年9月,鲍哲南和研究小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材料》公布了最新演讲成果--一种能够感知微小压力的人造皮肤,这种“皮肤”能清晰地感知一只苍蝇或蝴蝶停留在其表面所造成的“触觉”,而且作出感应的速度极快。2011年,她被凤凰卫视授予“影响世界华人奖”。本届大会期间,她的演讲主题为“柔性可延展电子技术现状、应用及趋势”。
迈克尔•马斯科思( Michael Maskos)是德国知名微流体科学家、美茵茨大学教授、美因茨微技术研究院(Fraunhofer ICT-IMM)院长,该研究院在迈克尔的领导下成功孵化16家高科技企业。据了解,美因茨微技术研究所隶属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化学技术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是欧洲最大的从事应用研究方向科研的机构。美茵茨大学是德国第十大高校之一,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本届大会期间,他的演讲主题为“美因茨微技术研究院纳米技术部及其市场化策略”。
原文链接:http://info.service.hc360.com/2015/09/081538443325.shtml